沿革發展

成立宗旨

Purpose of establishment

中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所)之宗旨在於培育具有專業能力與全人素養、敬業樂群、人格健全及謹守專業與資訊倫理之工程人才,並致力於學術研究,以服務企業界,並對環境永續、社會共好及全球發展有所影響。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融合生物醫學與工程科技於一爐,開啟現代學術整合研究的趨勢,協助醫療品質之提昇增進國民之福祉。

1.培養兼具工程技術與醫學知識的醫學工程師,具有專業素養與能力,工程與管理兼備及專精於整合系統之醫學工程人才。
2.從事融合理論與應用,促進科技發展之醫學工程術研究,並與實際應用相結合,以促進醫學工程之廣泛應用。
3.提供及拓展學術資源與研究成果服務社會。

歷任主管

Past supervisor

112/08/01 ~ 迄今 葛宗融 系主任

111/08/01 ~ 112/07/31 王明誠 系主任

107/08/01 ~ 111/07/31 李文婷 系主任

105/08/01 ~ 107/07/31 謝明發 系主任

101/08/01 ~ 105/07/31 蔡育秀 系主任

97/08/01 ~ 101/07/31 婁世亮 系主任

96/08/01 ~ 97/07/31 陳文斌 系主任

95/08/01 ~ 96/07/31 王士豪 系主任

92/08/01 ~ 95/07/31 王士豪 系主任

90/08/01 ~ 92/07/31 謝瑞香 系主任

88/08/01 ~ 90/07/31 徐良育 系主任

84/08/01 ~ 88/07/31 張炎林 系主任

78/08/01 ~ 84/07/31 蘇振隆 系主任

72/08/01 ~ 78/07/31 洪炳南 系主任

66/08/01 ~ 67/07/31 羅應金 系主任

64/08/01 ~ 72/07/31 張恒雄 系主任

62/08/01 ~ 64/10/31 黃永文 系主任

重要事蹟

Important deeds

  • 西元1972年創設中原大學醫學工程學系,且為全國第一個創立醫學工程系的學校。
  • 大學部每年級各設有2個班級,全系共有八個班級。
  • 西元1983年,成立醫學工程研究所碩士班。
  • 西元1992年,於本校應用物理研究所博士班設立醫工組。
  • 西元1997年,成立醫學工程博士班。
  • 為貫徹本校「全人教育終身學習」的理念,於西元2003年設立醫學工程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 西元2006年,正式更名為「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系所特色

Department Features

生物醫學工程是融合生物醫學及工程科學之跨領域整合性科技學系。我們戮力於材料、元件、儀器設備及系統研發,助益臨床醫師正確地發現人體症變或使其簡便安全地治療病灶。此外,生物醫學工程師在生醫奈米材料、基因、細胞與組織工程的研究,更將生物科技與醫療科技鏈結在一起,提升醫療保健的創新發展。

  • 成立於民國61年,為全國首創之醫學工程學系
  • 民國72年成立碩士班,86年成立博士班,92年成立碩士在職專班。
  • 於民國94年1月通過中華工程教育學會國際工程科技教育認證,為全國第一所通過認證科系
  • 本系畢業系友迄今約5300人,擁有全國最眾多的醫學工程系友人數

本系旨在培育兼具生物醫學知識、工程技術與團隊合作能力之生物醫學工程人才。本系教學特色在於跨領域知識的教學和系統整合能力的養成,並落實於課程設計,主要如下:

  • 基礎科學課程,如物理、化學、生物、微積分等,奠定學生於各領域的學理基礎
  • 多元初階工程課程,奠定學生於各工程學門入門知識
  • 基礎醫學課程,如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等,奠定基礎醫學的知識
  • 醫學工程和生物工程二項專業學程,引領學生朝向生物醫學工程之專業領域發展
  • 實作課程,務求學生經由實驗操作的學習,體驗學理的內容
  • 專題研究課程,務求學生具備團隊合作、主動汲取時勢科技,融合所學跨領域知識,提案、執行和管理系統整合性研究計畫的能力

此外,為迎接工業4.0時代的來臨,本系鎖定強化學生軟硬體設計及新科技創新應用的能力,在既有課程與新開設課程包括:醫學影像系統、資料結構、訊號與系統、數位訊號處理、生醫無線感測網路、生醫感測模組整合應用..等,導入相關特色教學內容,並透過設備及儀器實務操作、訓練及實作,引導學生學習如何結合資訊通技術,應用於發展智慧創新醫材系統、智慧型穿戴式醫材及隨身照護或居家照護器材等,提早啟動讓學生熟悉未來就業環境。

招生簡章內容,請見本校[問鼎中原網]

未來出路

台灣人口高齡化,醫療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醫療器材的耗損,醫檢儀器的使用皆屢創新高,生物醫學工程被國際公認為最具發展潛力的行業之一。 畢業生的出路廣泛,包括醫療器材製造商、醫院、教學研究單位、公家單位、電子產業、資訊產業或服務業,擔任生物醫學工程師、從事研發、認證檢測、銷售及市場或維修等工作。畢業後就業薪資及相關行業說明如下。

畢業5年以上的平均工作薪資

月 薪

醫工系 (%)

超過5萬元

5.88%

3萬元~5萬元

91.18%

3萬元以下

2.94%

師資領域

本系現有13位專任教師,以及具有相關專長與實務資歷的兼任教師。師資涵蓋生醫材料、組織工程、奈米醫學、神經科學、醫學影像、生醫資訊、醫用儀表、生醫訊號、生醫光學、生醫感測等專長;並與醫生聯合授課,且與教學醫院及醫療器材相關產業進行密切合作研究。

教師姓名

職稱

研究領域

專業授課科目

王明誠

副教授兼系主任

1.設備開發與生物感測器開發

2.生物材料表面改質技術

3.微生物滅菌技術

4.牙齒美白與細胞交互作用研究

5.醫療輔具開發與3D列印應用

工程數學

蔡育秀

教授  

1.人工智慧與醫療大數據

2.分子生物影像處理

3.醫聯網 IoMT系統

電路學

謝明發

教授  

1.3D列印骨科器材研究

2.治療暨顯影劑型研究

3.雷射光鉗與細胞力學研究

4.再生醫學-幹細胞治療

生物材料

蔡正倫

教授

1.生醫光電生理量測儀器

2.視覺聽覺生理與輔具

3.感測器機構設計

4.3D列印與力學測試

電子實驗

李文婷

副教授

1.螢光及磁性奈米粒子應用於生物成像及檢測研究。

2.自癒性水膠及間葉幹細胞於再生醫學之研究。

3.光動力暨溫熱治療於癌症治療之研究。

生物化學

林政鞍

副教授 

1.奈米醫材

2.癌症檢測技術

3.黃金奈米科技

4.醫用顯影技術

5.生醫造影成像與光譜技術

生物力學

莊烱承

副教授

1.疼痛管理

2.植入式電源設計

電子學

曾嘉儀

副教授

1.神經自然醫學研究

2.神經發育與型態分析

3.神經退化性疾病與幹細胞醫學

4.細胞毒理與腫瘤基因研究

生理學實驗

葛宗融

副教授

1.智慧醫療應用與儀器開發

2.智慧型高分子之生化應用

3.磁性生物應用

醫學工程實驗

羅畯義

副教授

1.醫學影像物理

2.影像重建

3.神經影像

4.神經網路

5.神經精神疾病

醫學影像處理

蘇美如

副教授

1.智慧輔助醫療照護系統

2.醫療資訊系統

3.生理量測與訊號處理

4.嵌入式系統

5.FPGA系統

6.生醫感測電子電路

 

陳民樺

助理教授

1.微奈米藥物制放研究

2.奈米載體及微針設計

3.牙科陶瓷材料

4.醫用輻射於癌症治療

生物醫學工程實驗

陳賦郁

助理教授

1.數位醫療 (Digital Health)

2.植入式醫療器材

3.穿戴式醫療器材

4.光遺傳學 (Optogenetics) 

5.神經科學

6.醫療器材創新及商業行銷

生醫感測模組應用

Close Menu